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信阳周家山小产权房 价格?老社区的新蜕变 提升居民幸福感

平整干净的道路、有序停放的汽车、焕然一新的分类垃圾桶、文艺气息的微景观和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走进周家山社区,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社区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社区的变化也让居民感受颇深。可是,谁能看得出,一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党组织引领构建治理新格局

周家山社区位于信阳市浉河区金牛山街道办事处南端,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地处城乡结合部,属典型的城中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386户、4950人。

社区因建造年代久远,维护修缮不及时,房老、设施旧、车辆乱停乱放、生活环境差等问题,不仅成为小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怎么改?考验着当地社区干部的城市治理水平。

近年来,在金牛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周家山社区在为辖区居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问题上,探索出一条社区党组织引领、居委会管理、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以及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在社区党支部的主导下,由政府、辖区单位、辖区企业共同出资120余万元,回收居民组700平方米的集体房屋进行修整,作为社区党群服务大厅和党员群众活动场所。建设了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矛盾调解室、图书室、未成年活动室等功能齐全的党员群众活动阵地。

通过社区网格长、党员大走访入户活动,了解居民需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推送社区工作动态和服务信息,为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平台建设提供保障。

建立自管机制提升居民凝聚力

“我们社区基本上都是小产权自建房屋,没有物业,属于无人管理小区。”周家山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祥银告诉记者,因此,社区建立了居民自管机制,一举解决了生活环境治理难的问题。

通过推选,社区现有片区长、楼栋长23人,业主委员会6个,解决了20栋楼、7个小区的管理问题。

特别是新村小区,社区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居民代表会,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引导居民自管。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小区选举产生了7名业主委员会委员,建立了小区物业收费、卫生保洁、车辆停放、安全保卫等制度,彻底解决了小区存在的问题。

针对自来水管网老化严重,存在“跑、冒、漏”的严重问题。社区组织召开了群众代表听证会,由党组织牵头,居民自筹资金50余万元对水管网重新铺设、水表重新更换,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用水的问题。

退休民警牛华明在周家山社区居住十多年了。由他为首的5名成员组成的社区矛盾调解理事会经常对居民矛盾进行跟踪调解,是居民口中的“社区110”。“我以前在派出所、刑警队工作过,有丰富的处理民事经验。也是发挥余热吧!以前社区常有小偷出没,我们还组队夜里在社区巡逻。后来安装了监控,现在社区安全祥和,大家走夜里也不害怕了。”热心乐观地牛华明对这个工作充满激情。

公益组织齐上阵温馨实惠暖人心

11月26日下午,阴雨低温也没能阻挡周家山社区春秋京剧团成员们的脚步。吹拉弹唱,十几位花甲老人在每周二、四、七的下午风雨无阻地欢聚一堂、进行排练。

去年,春秋京剧团在准备参加金牛山街道办事处组织的一场活动时,却愁于没有经费、没有演出服。赵祥银便自掏腰包2000元,成员每人筹集1000元,临时置办了所有的装备,最终成功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表演。“社区还为他们提供一个单独活动室,已经成为我们社区乃是全市的特色。”

扶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将春秋京剧团、国学读书会、李美珍广场舞队、民族艺术团等13家社会组织迁入社区服务中心。一年来,共开展各类演出50多场,吸收600多人次参与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辖区居民对社区共治工作的认同感。

发展公益组织推动社区治理。依托省核工业地质局职工医院和美锐大药房成立了社区医疗志愿服务队;依托辖区企业和爱心人士为主体成立了黄色暖心等12支志愿服务队;依托信阳市心理健康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社区心理辅导室。一年来,各类公益组织共开展医疗服务、健康知识讲座12场次、爱心送考活动2次、扶贫济困、法律援助、环保宣传、关爱未成年人活动30余次,让居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社区的温馨。

挖掘企业资源助力社区治理。充分发挥辖区企业在职党员的积极作用,使其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社区主动联系辖区企业神龙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签订让利有偿服务协议,解决社区自来水二次加压设备维修保养问题,企业和群众得到双赢。主动联系万顺叫车公司,为社区出行不便的人群提供低价优质出行服务,对困难群众优先、免费打车。企业的参与,使企业影响力得到了提升,群众得到实惠和便利,形成了合作共享的新局面。

人居环境大改造老旧社区换新颜

针对居民的“急难愁盼”烦心事,年初,金牛山街道办事处把周家山社区确定为今年“宜居示范居住区”进行倾力打造和整体推进。前后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对辖区内的各条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大改造、大提升,让居民们切实感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周家山社区里的电力、通信、有线电视、行业专网......各种各样的线缆越搭越多、纵横交错,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甚至各种线路已经打结,相互缠绕,混搭现象严重,看起来非常凌乱,不仅影响整体形象,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此,周家山社区对沿路及各小区的线路进行统一改造,总长约4000米,剪除“蜘蛛网”约3.7吨。经过梳理、剪除、捆扎、入地等一番改造,成功对周家山大道、周家山一街、周家山二街线路进行了重新铺设,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居民安全用电、用网等。

“之前那些电线网就在头顶上,横着竖着都有,下雨天可怕会漏电。现在好了,既放心又美观。”居民陈大妈笑着说。

让微景观走入每家每户是赵祥银的心愿。由于老旧小区改造既定条件和因素更为复杂,资金来源、居民诉求等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为此,赵祥银决定不进行大拆大改,而是采取了适当规模、合理尺度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对既有格局进行了“微更新”,既节省改造成本,又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花园的气息。

记者在社区内看到,居民的燃气管道和水表处,用花岗岩石材砌成花池,既坚固又美观;过去堆着杂物的房前屋后被打造成花木掩映的小花园;在电线杆、房子拐角处打造盆景式花圃,修建座椅,供居民休息。

“这些都是我考察、借鉴后,回来自己设计的。”赵祥银指着一处微景观向记者介绍道,今年7月,周家山社区启动“文明周家山?美化新家园”社区微景观改造项目,以此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社区品质。截止目前,周家山社区共精心打造微型景观30处,栽植各类花木近百棵,绿化草坪500平方米。

随着周家山社区背街小巷提质改造项目的持续深入,居民的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逐渐意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参与环境改造的意愿也逐渐增强。

周家山社区一街、二街、周家山大道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环形道路,全长1200米,居民约2000余人,是一条居民相对集中的背街小巷。经过重点改造提升后,一条平整、干净、宽阔的沥青路出现在眼前,整修后的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交口称赞。在日常管理上,还配备了网格长1名、路长1名、保洁员4名。

截止目前,社区的各条背街小巷共铺设沥青路面10000平方米(含支巷),人行道铺设环保砖1000平方米,安装路沿石500米,维修排水沟近千米,设置雨水井30个、铺设涵管200米,粉刷墙面2000平方米等。

“以前走路坑坑洼洼,污水到处流,现在的政策就是好,把路修到家门口,又干净又整洁,我们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家住周家山新村小区的居民王阿姨激动地说。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周家山社区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社区干部扑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顺应群众期盼。通过综合改造,大大提升了周家山社区的“颜值”。